认识疱疹性咽峡炎

1、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


相似处和区别


image.png


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,好发于夏秋季节,1~7岁是易感染人群,同一儿童可多次患病。大部分疱疹性咽颊炎有自限性(1~2周)。


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具有一部分相同的致病病原,且流行季节和临床症状相似,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里,而患手足口病的患儿一般先是口腔里有疱疹,后发展到手心、脚心、臀部。同时咽峡炎的病情一般较轻,而少数手足口病会引起心肌炎、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,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很快,可导致死亡。

 

2、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


image.png



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为1~2天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咽红、咽痛、流涎、拒食、呕吐、烦躁不安等,口腔黏膜可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,周围有红晕,2~3日后红晕加剧扩大,疱疹破溃形成白色或黄色溃疡。


3、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


image.png


传播途径多种多样,密切接触患儿的粪便、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(唾液、飞沫),或者被病毒污染的衣物、玩具、食具等,只要携带相关病毒就可成为传染源。


4、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


image.png


注意隔离:防止交叉感染,患儿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,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,直至体温正常、疱疹消退后1周(总共隔离两周,在发病的第一周内,传染性最强)。多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
 

image.png


口腔护理: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,多饮水,饮食以软烂的流质、半流质为主,忌刺激性强的食物。可用开喉剑喷雾剂或口腔炎喷雾剂缓解口腔不适。


image.png


注意消毒:对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(玩具、奶瓶、碗筷、便盆等)应勤消毒。


image.png


药物治疗:目前没有治疗该病毒的特效药,主要是对症治疗。当宝宝发热超过38.5℃时,可选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。如合并有细菌感染,应使用抗生素治疗。


image.png


EV71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,但对其他病毒引起的咽峡炎无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