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夏天的到来,近期出现丘疹性荨麻疹的患儿数量明显增加。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,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,成人也可发生。小婴儿皮肤稚嫩,而小朋友爱乱跑,树丛、草堆到处玩耍,所以都很容易成为蚊虫袭击的对象。这些致病的虫子有蚊虫、臭虫、跳蚤、虱子、螨虫等。虫子在吸吮人体液的同时,也会释放出一些毒素如蚁酸、组胺、激肽和其它蛋白类毒素,引起皮疹及瘙痒。
丘疹性荨麻疹的典型皮肤损害为红色风团样丘疹,直径1~2cm,呈纺锤形或圆形,中央常有针尖大小的黑点,其上有丘疱疹、水疱或大疱,群集或散在分布,很少融合,但一般不对称。可累及躯干、四肢伸侧,头面部很少被波及。患者多有剧痒,以夜间为甚,反复搔抓可继发感染。通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,局部浅淋巴结也不肿大。病程1~2周,损害消退后,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。
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,或者有荨麻疹病史的人,要注意家居卫生,避免滋生蚊子和螨虫等。过敏体质者家中尽量不要养猫狗等宠物,如果养的话一定要定期给宠物除虱。
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,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。例如鱼虾海鲜、酒精,含有人工色素、防腐剂、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、腌腊食品、饮料等都可诱发。另外,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,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,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,增加人体过敏的几率。
有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,诱发丘疹性荨麻疹。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、四环素、氯霉素、磺胺类药物、多粘霉素等抗生素,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。
首先,应尽量减少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搔抓皮肤,一般7-10天后可以自行消退。轻症者无需治疗或外用炉甘石洗剂即可,也可外用含薄荷或樟脑的药膏止痒。婴幼儿,要选刺激性小,不含酒精成份的药膏。若皮疹较重或数量较多,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(如糠酸莫米松、氢化可的松等),若有局部感染需外用抗生素药膏(如莫匹罗星、夫西地酸等)。对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,如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等。如患儿症状严重,需要及时医院就诊。
其次,预防更为重要:
清洗凉席,或把凉席换成床单。凉席是螨虫生活的重要场所,要定期用开水烫洗凉席,最好在太阳下晒干。
洗晒枕头。枕头也是螨虫的聚集地,最好能定期洗晒。
灭蚊。家中装纱窗和蚊帐。灭蚊子的最好办法是家中不要有积水,需要储水的容器要经常换水。
宠物除跳蚤。宠物外出后常带回跳蚤。消灭跳蚤的对策是保持宠物身体的清洁,使用专门用于杀跳蚤的洗发剂和护理液。家中经常用吸尘器吸尘,并立刻把吸尘器的袋子扎紧扔掉,可以大大减少跳蚤生存的机会。
去野外游玩时减少皮肤暴露。野外昆虫多,被咬的机会也多。最好穿长袖、长裤,扎紧裤脚。